在哈尔滨遇到古建筑那些美到爆的打卡必到之地

来到哈尔滨,中央大街是必到的打卡之地之一。在这条闻名遐迩的千米长街上,有70多栋历史建筑林立,集合了巴洛克、文艺复兴、折衷主义、新艺术运动等多种建筑风格,西方建筑史上影响力巨大的各大流派都在此汇聚,故

中央大街街道上的石块,因其形状像俄罗斯小面包,被称为“面包石”。1924年,由俄罗斯建筑师克姆特拉肖克设计,面包石彻底解决了路面翻浆的问题,直到现在,当年的工艺仍然令人惊叹。

马迭尔宾馆,道里区中央大街89号。中央大街的老建筑里,知名度最高的就是马迭尔宾馆。1906年由俄籍犹太人约瑟夫·卡斯普创建,1913年落成。这里是许多影视作品的取景地,电视剧《悬崖》中很多镜头都来自这里。《夜幕下的哈尔滨》、《马迭尔宾馆的枪声》给这个新艺术运动的建筑平添许多神秘色彩。外部造型充满自由与浪漫主义色彩,内部设计则极具法国波旁王朝的时尚与艺术品味。

1905年,日俄战争结束,哈尔滨被迫开埠。马迭尔饭店的建造与哈尔滨开埠几乎同时,极尽当年之奢华,俄文意为“摩登、时髦”,是当时俄国在远东地区建造的最豪华的宾馆,故马迭尔极一时之盛,被称为“小凡尔赛宫”,如今的马迭尔依然是一座对外营业的酒店,西餐厅从中央大街而入,其建筑风格、室内装修和陈列,都最大程度的保留了原貌,几乎是一座上世纪的历史博物馆。缓缓的走在宾馆大堂两侧的走廊,两旁是马迭尔的历史名人照片墙,宋庆龄、顾维钧,沈钧儒、蔡廷锴、谭平山、郭沫若、翦伯赞、徐悲鸿、程砚秋、田汉、丁玲、许广平、马寅初……都在这里留下了足迹,曾经的摆件一如当年,在大堂吧点上一杯格瓦斯、伏特加,或由红色的步梯拾级而上,穿越百年,与这一个世纪的故事相遇。

圣索菲亚大教堂,道里区透笼街88号。上世纪20年代,大量侨民进入哈尔滨,一度外国侨民有20万人之盛,他们按照各自家乡的风格,修建了许多教堂,如今站在哈尔滨在街头,仰望上空那些由各式尖塔楼、圆穹顶、金瓦重檐组成的天际线,构成了这座城市独特的人文景观。

建于1907年的圣索菲亚大教堂,是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之一,原为沙俄军队步兵旅随军教堂,后捐赠给哈尔滨俄罗斯侨民,是远东地区最大的砖木结构大教堂。深受拜占庭建筑艺术的影响,由俄罗斯式的穹顶、罗马风格的拱券高窗组成,墙面采用清水红砖,教堂顶部凸起,上冠以巨大饱满的“洋葱头”穹顶造型,周遭是四个大小不同的帐篷顶,形成主从式结构,教堂广场上空常年白鸽环绕,庄严而浪漫。

松浦洋行,道里区中央大街120号。深红色阁楼,孟莎式屋顶,它富丽堂皇、新奇变幻、线条自由生动。入口上方,有两个栩栩如生的人像雕塑,他们是古希腊神话传说中的两个擎天神,亚特拉斯和加利亚切德,正是这两尊雕像,把中央大街的西洋建筑风格推向了极致。

哈尔滨开埠后因中东铁路而建城。1896年,沙俄通过《中俄密约》攫取了中东铁路修筑权,中东铁路是沙俄为了掠夺和侵略中国、控制远东而修建的,每一寸路基下都饱含着民族屈辱。中东铁路以哈尔滨中心,西起满洲里,东至绥芬河,南到旅顺口,总长2478公里。以中东铁路为轴心外延发展,哈尔滨因此诞生。这个依路而兴的城市,遗留了大量宝贵的与铁路有关的老建筑。

中东铁路管理局,南岗区西大直街51号。现为哈尔滨铁路局。中东铁路管理局建于1902年,是当时东北地区最显赫的公共建筑,被当地人称为“大石头房子”,设计师是俄国建筑师奥勃罗米耶夫斯基,曾在俄国圣彼得堡建筑竞赛中拔得头筹,是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的代表作之一。如今这里是哈尔滨铁路局办公所在地,外观犹如一座城堡,隅石纵横交错,内饰古朴色深,庄重华贵。

滨州铁路桥,松花江畔斯大林公园东侧。又称哈尔滨松花江铁路大桥,由沙俄于1898年修建,是哈尔滨的第一座跨江大桥,是横穿欧亚大陆的中东铁路的松花江铁路桥,也是哈市道里、道外两区的分界桥。如今这座百年老桥已于2014年停止运营,与其相邻的哈齐客运专线松花江特大桥已投入使用。该桥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修缮后完整保留,成为冰城旅游观光桥。大桥带着钢筋铁骨铸就的工业文明的沧桑,与这座城市的浪漫气质杂糅,形成哈尔滨独特的刚柔并济的美。

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,位于道外区中部核心区域。这里是哈尔滨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源地,是国内现存面积最大、保存最完整的中华巴洛克建筑群。巴洛克建筑兴起于17世纪文艺复兴时期,是欧洲最伟大的建筑风格之一,造型宏伟、追求堂皇富丽的装饰与雕刻。“中华巴洛克”简单来说就是中国化的巴洛克建筑,临街的侧立面为巴洛克风格,局部装饰则采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,立面背后是中国传统的四合院,两种迥异的风格竟在这里浑然一体,在外街和内街游走,将会体验到中西强烈对比的建筑景象。

如果每一座城市都有灵魂,建筑便是它的所在……哈尔滨的百年故事在这些永恒的老建筑里停留,带着流年与历史的回忆,期待着与你相遇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